選用支援PCI Express x16繪圖卡與Intel Pentium D雙核心處理器的HP xw4300工作站,中國文化大學資訊中心主任蔡順慈表示,提供優質教學設施,才能培植卓越的空間資訊人才


建置HP的高效能電腦(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主機系統,並擬建置與電腦教室計算資源可整合的格網(Grid)資源應用環境。讓相關系所的文大學生們,不必再遷就原本效能不彰的個人 電腦,讓學生們能夠在全校硬體設備最優、最完善的「空間資訊專業教室」獲得良好的教學品質,增進學習的效果。


~中國文化大學  資訊中心主任  蔡順慈

 



鳥語花香的陽明山上,年輕的學子們三三兩兩,有說有笑地漫步在中國文化大學的校園裡。而只要走進了校區任何一棟大樓的出入口,文化大學的學生們皆可透過校園資訊站來查詢相關的校園生活資訊、校務資訊等等。而在任何時間、任何校園的角落,只要手邊有台支援無線上網的筆記型電腦,便可以不受限制盡情地遨遊在網路世界,讀取教授回覆的重要電子郵件、下載上課所需的資料與講義、查詢發佈於校園裡的重要消息,以及使用華岡生活資訊網等來查詢校園附近的商店。如果沒有筆記型電腦,那麼散落在校園中隨處可見的開放式電腦,也提供了文化大學的眾多學子們方便的數位學習環境,供學生們利用電腦來完成教授所交付的作業;而這些便利的校園資訊環境,都是中國文化大學資訊中心所不遺餘力,利用資訊科技來建置高效率的資訊化校園,打造優良的數位教學環境。


「在學生提出需求之前先做到」實現了數位校園的美夢」
中國文化大學資訊中心主任蔡順慈表示:「為打造卓越的數位化校園環境,資訊中心努力在各學院於資訊領域提出要求之前,便為其預先規劃了數位環境;先看到各個學院師生們的需求,並勇於建置數位化環境以滿足並提升教學品質,建置完善校園資訊基礎網路架構,利用資訊科技協助教育行政,是中國文化大學資訊中心的一貫目標。」目前文化大學學生超過二萬五千人,全校有七千多部電腦,這樣的比例,不要說是在一所私立大學,就算在全國大專院校中也是名列前矛。校園中隨處可見的電腦教室,以及超過八百部開放性個人電腦,建置於各數位學習中心,有的並以24小時開放給同學使用,每間電腦教室更配備了高速雷射印表機,新穎先進的設備,讓文大的學生們得以浸淫在高度資訊化的校園,這也正是文化大學校方非常重視與支持的數位校園建設工作之一。


為發展數位地球相關研究,文大成立數位地球研究中心(Digital Earth Research Center)。利用高解析度之衛星影像,結合全球資訊基礎建設,整合發展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 Informat ion  System)、遙感探測(Remote  Sensing)、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及電腦模擬(Computer Simulation)四個領域以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方式呈現各項研究計劃成果,則是數位地球近年來努力的目標。日前文大採用80台HP  xw4300工作站的「空間資訊專業教室」的落成,則讓文化大學數位校園,發展數位地球相關研究的這個計畫,邁向了另一個里程碑。


「空間資訊專業教室」的誕生加速培育優秀人才

「數位地球」的觀念在1998年由當時的美國副總統高爾提出,是一種將地球與社會的原始數據轉換成有用的數位資訊概念,將高解析影像之資訊科技傳輸能力,讓在電腦另一端的人們,經由網際網路瀏覽地球上從天空至家園,各種不同角度的虛擬環境與文化現象。而其目的在永續的經營地球,而為達成此目標的關鍵技術則在於大量的資料儲存以及資料庫的混合應用。而此概念已經廣泛地應用在商業以及學術等不同領域,包含電子商務、數位交通、數位政府等。蔡順慈指出,文化大學「空間資訊專業教室」的建置,提供與該領域相關的理、工、環境設計等學院的學生,有一個頂尖的資訊教學環境。


由於大量的數位影像,需要高效能的影像運算技術,非一般個人電腦所能提供。蔡順慈表示,文化大學為了培育優秀的人才,在多方比較與考量之下,決定購買80台HP  xw4300工作站作為「空間資訊專業教室」的硬體設備,另外,也正建置HP的高效能電腦(High Performance Computer)主機系統,並擬建置與電腦教室計算資源可整合的格網(Grid)資源應用環境。讓相關系所的文大學生們,不必再遷就原本效能不彰的個人電腦,讓學生們能夠在全校硬體設備最優、最完善的「空間資訊專業教室」獲得良好的教學品質,增進學習的效果。


HP xw4300工作站優異的效能品質是打造「空間資訊專業教室」的功臣

而這款被中國文化大學用來建置「空間資訊專業教室」的HP xw4300工作站,皆配有Intel Pentium D 3.2GHz雙核心處理器、2G的RAM、180GB的硬碟,以及nVIDIA的繪圖顯示卡。用來執行空間繪圖軟體Autodesk、AutoCAD,以及地理資訊系統如ESRI Arcgis 9.1、Mapinfo 8.0等套裝教學軟體,能夠滿足文化大學師生們對於高效能運算與視覺化功能等等的需求,讓以往需要花上2個小時的工作時間來完成一張資料量約1.8G的圖,如今在「空間資訊專業教室」的HP  xw4300工作站上執行,只需要10分鐘就能完成,為學生們省下許多等待結果產出的時間。而未來該專業教室將持續增加遙測影像處理軟體如ERDAS  Imagine、PCI Geomatica、ER Mapper,讓xw4300工作站更能夠物盡其用,發揮其效能。


一直以來,HP的工作站受到科學家、工程師、設計師,與數位藝術家的愛戴,而這款工作站的推出便是針對市場中,對於高效能運算與繪圖技術有高度需求的客戶,它能夠滿足電腦輔助設計(CAD)、視訊編輯、數位內容創作(DCC)或者追求高性能計算使用者的應用需求。再者,HP  xw4300工作站也具有許多通常只有在高檔工作站和伺服器平台上才能見到強大功能,對於一個工作站而言,它提供了相當出色的表現。另外,延續與軟硬體夥伴的密切協作,讓HP  xw4300成為融合可靠、高品質、方便管理於一身的工作站,滿足使用者複雜分析與先進視覺化需求。而HP這個國際大廠一直以來所呈現的品牌形象,以及產品所提供的優異效能、加上完整的三年保固服務,都是文化大學採用HP來打造「空間資訊專業教室」的原因,文化大學資訊中心教學研究陳恆生組長如此表示。


理論實務並重 增加學生競爭實力

另一方面,擁有高規格HP  xw4300工作站的「空間資訊專業教室」,不僅僅被用來對學生上課,同時也肩負起教育訓練的責任,其教育訓練課程內容涵蓋ArcGIS、MapInfo、 AutoCAD、3S技術於地質學上應用、3S技術於生命科學上應用、PCI Geomatica、 Erdas Imagine 3D模擬技術等空間資訊相關領域。建置這間「空間資訊專業教室」花費其實相當驚人,因為80部頂級工作站,加上許多專業的設計軟體,讓這間教室的「身價」成為全文大所有電腦教室中最「高貴」的,不過陳恆生表示這些投資是必須且值得的,畢竟現在的大學教育理論必須兼具實務,所以現在學生使用的設備不能跟將來就業時差距太多,所以為了厚植學生的專業能力,這樣的投資勢必不能省。蔡順慈表示,透過高規格「空間資訊專業教室」的啟用,期盼以其「空間融合強化科技資訊」為特色規劃重點,建立起跨領域知識教育平台,更能有效結合華岡資源,增進資訊教學環境,提昇學生運用空間資訊能力。而透過空間理論與技術訓練並重,將增強中國文化大學學生的專業素養,提昇學生未來就業的競爭能力。


文化大學


中國文化大學


中國文化大學成立於民國五十一年,由張其昀博士創辦。目前共設有十二個學院,五十九個學系組,研究所有三十九個碩士班、十個博士班,主要校舍位於台北市陽明山仰德大道華岡路,另有推廣教育部位於台北市建國南路、延平南路、忠孝東路、以及全台灣北、中南、東部各地。文大資訊中心以建置高效率之資訊化校園環境,支援學術研究,提升教學品質,服務全校師生校友為工作目標。持續利用資訊 科技協助教育、研究及服務,提高整體教育效率,推動行政、教學、校園生活三大主軸之資訊化,建置完善校園資訊基礎網路架構,整合校園所擁有之知識,作最大 最有效之利用,以有效協助達成校園辦學目標,創造價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hp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